那是一个久远的时代。在一个青山环绕的河湾里,有一个没有人居住的美丽小岛。 春天,小岛上万物生机勃勃,青草茵茵地生长,花儿在枝头开放,水鸟展开缤纷的羽毛,雀儿无忧无虑地嬉戏。 在一个旭日放出万道霞光的早晨,从山脚绿树环绕的小村,驶出一只轻舟。在这如叶般的轻舟上面,站立着一个年纪很轻、长得十分英俊的小伙。他要去美丽的小岛,...
马援,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。赵奢被封为马服君,子孙就以封号为姓。 马援善于观察、分析,料事如神。王莽垮台后,马援为避乱逃到西州,受到占据西川的隗嚣的敬重。当时公孙述、刘秀等纷纷称帝,隗嚣派马援先后谒见公孙述、刘秀,以便观察这两个人的虚实。马援见到这二人后,认为公孙述妄自尊大,是井底之蛙,称赞刘秀是真正的帝王。此后形...
汉武帝刚继位时,因为距吴楚七王的叛乱为时不远,朝中大臣对分封各地的诸侯王议论很多,认为诸侯的属地太大,力量太强,应一步步减少封地,削弱力量,同时,还常常在皇帝面前有意披露诸侯王的过失。而诸侯王认为自己是皇帝的骨肉至亲,现在有罪的、无罪的,都要受到地位低得多的臣子们的冒犯、侮辱,有些衙门还吹毛求疵,因此心中非常愤怒,也非常担忧。
春秋时,晋国有个叫李离的典狱官,他为人正直,秉公办案,执法量刑都以律法为准绳,既不冤枉一个好人,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,而且不管是朝廷的高官,还是寻常的百姓,他都一视同仁,有法必依,有罪必罚。 有一次,在查阅过去自己所批准的案件中,他发现了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,不由心中深感内疚。 根据当时的法律,凡错判死刑的也必须服死刑。李...
公元744年初夏,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,当时李白44岁,杜甫33岁,两人一见如故,结成好友。 他们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,李白到梁园结婚,杜甫特地赶去祝贺。 第二年春天,他们一起来到齐州,拜访北海太守李邕,李邕摆酒款待他们,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。 杜甫说:我每天都在想如何勤勤恳恳为朝廷、为百姓做点事,...
公元318年,琅邪王司马睿在王导、王敦兄弟的拥立下,建立了东晋政权。晋元帝司马睿便任命王导为宰相,王敦为大将军、荆州牧,驻守武昌。 公元322年,王敦感到晋元帝政权稳固后,已逐渐疏远自己,削弱自己的权势,便准备起兵反叛。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发前,他派人通知安南将军、梁州刺史甘卓,劝他一起举兵东下。甘卓答应了。但在王敦临出发前,甘...
西汉宣帝、哀帝当政时,有一个奉公守法的大臣叫何武。何武为人仁厚,喜欢举荐、勉励有才能的人。但他对结党营私、任人唯亲一类事深恶痛绝。他如果要任命下属官吏,必定先拟好择用条例,向大家公布,严格按例条办,只看才德,不看私情。所以,他提拔的大多是没有赫赫名声的人。 当时有个大臣何寿,当太守时是何武的上司。何寿看出何武是宰相之才,又是...
东晋时候,范阳地方有个孝廉叫范逵。一天,他到陶侃家投宿。 当时,陶侃虽然很有名气,但家里十分清贫,与母亲湛氏相依度日。连续几天冰雪,使烧的、吃的更成问题,而范逵的车马、仆役很多。陶侃发愁道:这么多的人和马,怎么招呼呵? 陶侃母亲湛氏说:你只要出去款留宾客,我自有办法! 湛氏的头发长得黑而且长,垂...
荀子名况,战国末期赵国人,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。他反对天命,不信鬼神,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是有它的规律的,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;并主张因地制宜,使天时为农业服务,发挥人的才能,促使万物增长变化。这些见解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。 荀子又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。他写过一篇名叫《劝学》的文章,运用许多确切的比喻,来劝导人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。...
孔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相传他一生共收了3000多名学生,其中得意门生共72人。而在这72人中,最受他喜爱和器重的是颜回。 颜回家中很穷,只有几亩薄地,但他勤奋好学,每天清晨起身读书,经常要读到夜深人静时才入睡。他的生活起居十分简单,他住在一条简陋的小巷子中,每天吃的是一竹筐饭和一瓜瓢水,但他的情绪一直很乐观,从来没有为此...
西汉末年,齐地(在今山东省一带)有个儒生薛方,字子容,精通书史,行为谨慎,操行高洁,擅长写文章,创作了几十篇诗赋,在社会上流传很广。所以他在当时名气很大。 薛方虽然很有名,但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、腐败,宁肯隐居乡间教书写文章,也不愿出来做官。曾经有个祭酒(学官)征召他,他没有应召。后来王莽篡政,改国号叫新。王莽也听到...
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个儿子王献之,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,当时人称他们父子为二王。 王献之小时候就很聪明。七八岁时,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父亲的学生在玩樗(古时候一种赌博游戏),忽然指着其中的一方喊道:你这一方赢不了啦! 学生见他年纪这么小,却能看出谁胜谁负,便取笑他说:这孩子从竹管里看豹,只能...
春秋初期,有一对罕见的要好朋友:一个叫管仲,一个叫鲍叔牙。后来,两人都成为著名的政治家。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时,一起做过买卖。两人合伙,鲍叔牙有钱,本钱出得多;管仲贫穷,出的本钱少。赚了钱后,管仲给自己多分钱,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气,说:管仲很贪钱。但是鲍叔牙却不这样认为,他说:管仲家境贫寒等着钱用,是我乐意多分点...
春秋时,位于长江流域中部的楚国为了称雄诸侯,不断向中原扩张,先后控制了黄河流域的几个中小国家曹、卫、陈、蔡等。然而当时的宋国却不肯亲楚而投靠了晋国。楚国的国君楚威王十分恼火,便命大将子玉率军伐宋,并很快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商丘。 宋国国君宋成公急忙向晋国国君晋文公求救。晋文公收到晋国的告急文书,把大臣狐偃找来商量。狐偃...
晋代皇甫谧,是个博学而清高的人。他家境清贫,必须亲自耕种,才能维持生计。每次下地干活,他总不忘带着书。达官贵人多次慕名征召他,他都不为所动,专心致志地在家研究典籍,撰写文章,被当时人戏称为书淫。 景元年间,相国征召皇甫谧等37人到朝廷做官,36人应召担任了骑都尉的官职,唯有皇甫谧仍然不去。亲戚、乡邻们都劝他说:...
东汉初年,光武帝刘秀虽然在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,但边境地区尚未完全统一。 当时,边境地区有两股最大的割据势力。一股是曾经在王莽新朝时担任蜀郡太守的公孙述。公孙述据有益州之地,利用蜀地的艰险,在成都称帝。另一股是拥有武都、金城、天水一带的隗嚣。隗嚣自称为西州上将军,并与公孙述不和,双方经常发生战争。 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,决...
战国时期,有一个名叫范雎的人。他能言善辩,原先投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,非但一事无成,还受了一场冤枉,几乎伤了性命。后来,他改姓换名,来到了秦国。 当时,秦昭王已在位三十六年,秦国最有势力的四个人:穰侯、华阳君(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)、泾阳君、高陵君(宣太后宠爱的儿子)。穰侯身为宰相,掌握大权,其余三人也轮流掌握兵权;他们依...
宋朝时,有个叫张乖崖的人,在崇阳县担任县令。当时,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,盗窃成风,甚至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、物失窃的事件。张乖崖决心要抓住一个机会,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。 有一天,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。这天,他在衙门周围巡行,忽然看到一个管理县衙钱库的小吏,慌慌张张地从钱库中走出来。张乖崖急忙把库吏喊住,问:喂!你这么慌慌...
传说远古时有个神农氏,又叫炎帝,曾经教导人们种植五谷,亲尝百草制作医药,因而造福人类,给百姓带来了莫大的好处。 炎帝有个小女儿,名叫女娃。她爱嬉水,常到东海去游泳。一天,她游到水深处,力气用尽,被巨大的风浪打入海水深处,淹没死去。 女娃死后,变成一只小鸟,栖息在发鸠山(旧说今山西省长子县西)的柘树(桑树)上。小鸟的形状...
清朝咸丰、同治年间,捻军起义。百姓因为不堪忍受清政府的重压和盘剥,纷纷响应。清政府慌了手脚,调集僧格林沁、袁甲三、毛昶熙等将领,率领马队、步兵,疯狂围剿。轰轰烈烈的捻军起义被镇压下去了。 但是,统治阶级中稍有眼光的人清醒地看到,捻军起义实际是官逼民反。如毛昶熙在上疏中说: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是由坏的官吏逼出来的。...
曹操,字孟德,是汉初相国曹参的后代。他善于出谋划策,随机应变,也敢作敢为,在汉末天下大乱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崛起,挟天子以令诸侯,傀儡皇帝汉献帝对他唯命是从。 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曹操又一次进攻东吴,大获全胜,还抓住了孙权手下的都督公孙阳。汉献帝就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符节册封曹操为魏王,册封的命令中全是褒扬的话:&...
李纲是宋代一位大臣,字伯纪,邵武(今属福建)人,宋徽宗政和年中进士,后任太常少卿,高宗即位时,曾任命他为宰相,但仅做了七十天就被贬了。李纲为人耿直,对国家一片赤胆忠心,他一贯主张抗金,反对议和。靖康元年(公元1126年)金兵围困开封,投降派们有的劝皇帝割地求和,有的让皇帝撤离逃跑。李纲坚决反对,他慷慨陈词:祖宗疆土,应当死守,一尺...
古时候,有一个人丢失了斧子,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。 于是,他处处注意邻居儿子的举动:见他走路的样子,像是个偷斧子的人;看他的脸色,像是个偷斧子的人;听他说话,像是个偷斧子的人。总之,那邻居的儿子任何一举一动,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。 过了一阵子,那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。原来,他前些日子上山砍柴时,一时疏忽丢在那里。...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