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延是东汉人,他身材高大,力能扛鼎。他年轻时做过亭长,任职期间不畏权势。有一次,汉皇室外戚王莽的宠妾魏氏的一个宾客犯法,他率领吏卒去抓他,因此得罪了权贵,官职一直得不到升迁。 虞延心地善良,他的一个吃奶的堂妹被她母亲丢弃在沟里,他把她抱回来收养。汉光武帝刘秀时,他做细阳县令,对手下人关怀备至,每逢节日都把他们放回去同家人团聚...
南齐时有个读书人名叫张融,从小很有才名。成年后很有独特个性:他虽然身体矮小,容貌丑陋,但丝毫也不自轻自贱,相反总是精神焕发,走起路来昂首挺胸,意气扬扬,全然不顾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看法。 张融原在朝廷中任职,后来因为得罪了权贵,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任职。他一路跋山涉水,吃尽了千辛万苦不算,还给当地的土著部落抓住,要杀死他。但他毫不...
李,本姓徐,字懋功,因为功大,李唐皇帝赐姓李。 隋朝末年,李投奔李密、翟让的起义军。后来,李密归顺唐朝,又因谋反被杀。徐不忘旧主,披麻戴孝安葬了李密。 唐太宗继位后,封徐为并州都督,镇守北疆16年。突厥人慑于徐的威名,一直不敢南侵。唐太宗曾自豪地说: 隋炀帝不选合适的人才守边,却劳动百姓修筑长城防备胡人。现在我...
春秋时代,晋国由郤锜、郤、郤玉三兄弟把持着朝政。然而他们却常常顾忌孙伯纠的儿子,即当时担任晋国大夫的孙伯宗。为此,他们经常在晋国国君面前说伯宗的坏话,贬低伯宗的形象,挑拨国君与伯宗的关系。 时间久了,晋君渐渐对伯宗有了看法,对他的忠诚和才干起了疑心。有一次,终于抓住了伯宗的一个小小过失,把它扩大成吓人的罪名,到底把伯宗杀掉了...
战国时期,孟子经常到各诸侯国游说,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。孟子主张治理国家要讲仁义,国君要考虑老百姓的疾苦,要与人民同乐,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。 有一次,孟子来到魏国,谒见梁惠王。 梁惠王为了安置灾年的黎民百姓,采取了许多措施,像移民、运粮等。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、对百姓都费尽了心力,为什么没有把老百姓吸引到本国来呢?孟...
东汉有位名叫黄宪的学者,他出身贫贱,但勤奋学习,才学过人,而且为人品性高洁,很受邻里的器重。 黄宪十四岁那年,名士荀淑到慎阳去,无意中在一家旅馆里遇见他。荀淑见黄宪生得很有灵气,就邀他到房中坐坐。两人只谈了几句,荀淑便发现黄宪有着惊人的才学。一直谈到太阳落山,荀淑才依依不舍地把黄宪送出门,说:没想到你竟是我的老师啊!&r...
李成,字咸熙。他的先世为唐的宗室,住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后来迁居青州益都(今属山东),人们称他为李营丘。他是五代、宋初时的著名画家。他很爱读书,读了许多经史,他又喜欢写诗,擅长弹琴、下棋。但他最擅长的还是画山水。他画山水,初学于荆浩、关同,后来常摹写真景而自成一家。 李成画画,特别善于描写北方山野的寒林景色和风雨、明晦、烟...
春秋时期,实力雄厚的晋国和楚国为了在中原称霸而经常进行战争。当时,在晋、楚两国之间有个小国郑国,一直成为两国争夺的对象。郑国只好两头讨好,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。 公元前608年,晋灵公出兵攻宋,同时又联合诸侯国讨伐齐国。他以诸侯盟主的身份向各国索取贿赂,引起了诸侯的不满。郑穆公对晋灵公深感失望,决心倒戈,同楚庄王订立了盟约。 ...
战国末年,秦国日益强大,对其他各国虎视眈眈,有一个时期,赵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魏六国决定联合抗秦。一天,赵国使者魏加和楚国春申君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。当魏加知道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时,只是摇头叹气不吭声。春申君知道他不同意,就问他原因,魏加想了想说: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,听完了,你就会明白的。 接着他就讲了起来...
南北朝时,北魏景穆皇帝有个玄孙,叫元晖业。年轻时,行为不检点,常和强盗、盗贼来往。年纪渐大后,一改过去的作风,广泛涉猎经史,常常提笔写文章。对元晖业以后的行为,史书评论他为人慷慨有志节。 魏宗室还有一人叫元韶,是魏孝庄帝的侄子,软弱没有骨气。北齐灭魏后,齐神武帝将原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他,魏皇室许多珍宝随皇后落到他家...
张飞是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,位居第二,仅次于关羽。刘备被曹操打败时,张飞曾在当阳长坂断后。曹兵赶到时,张飞站立在一座已经拆毁的桥头,圆瞪双眼,横矛勒马,大声叫喊:我就是张益德,谁有胆量就过来同我决一死战!曹军竟被张飞的威势慑服,没有一个敢上去同张飞较量。遂使刘备转危为安。 赤壁之战后,鼎足三分的大格局基本形成。...
公元前548年,齐国的大夫崔杼与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,改立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,史称齐景公。齐景公封崔杼为右相,庆封为左相。 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,一个叫卢蒲癸,一个叫王何,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往国外。 卢蒲癸在出逃前嘱咐弟弟卢蒲嫳说:我出逃后,你要设法取得崔杼和庆封的信任,在适当的时机叫我回国,一起为庄公报仇。
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。宋朝仁宗皇帝赵祯曾十分高兴地对人说:我早就料定范仲淹是才堪大用的。 范仲淹一生仕途坎坷。先是因为反对赵祯废黜郭皇后而被罢官,调任睦州、苏州等知州。苏州发大水时,他组织民众抗洪,把太湖的水疏导入海。遂后,他又被召还朝,担任吏部员外郎,权知开封府。接着,因他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正而被吕反咬一...
东汉的时候,山阳郡高平县(今山东邹县西南)有个名叫张俭的人,很有才学。他曾被推荐去当官,但他对当地刺史不满,就托病不去。 当时,山阳郡太守翟超慕张俭的才名,请他出任东部督邮,负责督察郡内属县的工作。张俭知道翟超为官清廉,就答应了他。 山阳郡是中常侍侯览的老家,他仗着权势大,横行乡里,强抢民宅,民愤极大。 张俭对侯...
狄仁杰是唐朝唐高宗时候的朝廷重臣,曾做过大理丞、宁州刺史、豫州刺史,后来还做过宰相。 狄仁杰小的时候,门人中有被害的,官吏前往查办,众人都争着答辩,仁杰却埋首书卷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理会官吏,他才抬起头来说:黄卷中正与圣贤答对,哪有时间回答俗吏的话啊! 仁杰从小就显露出出众的才华与性情,后阎立本惊异于他的才华,...
汉高祖刘邦创立汉朝初期,国力贫弱,出入要选四匹同一色的好马都很困难,因此君臣都很节俭。到了武帝时,通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,国家强盛,经济繁荣,人民富足,统治者生活也日益奢侈荒淫。 汉武帝游猎玩乐的地方叫做上林苑,是在秦朝旧苑的基础上大加扩建而成的,消耗无数人力物力,周围长达300里,有离宫别馆70所,可以容纳千乘万骑,苑中禽兽众多...
潘岳的诗赋写得很好,文辞华丽,才名冠世,是西晋太康体的代表,与陆机齐名,后人称两人为潘陆。 潘岳虽有才名,但仕途却并不顺利,直到将近三十岁,才被任命为河阳县令,不久又转任怀县县令。在两县任上,他虽政绩卓著,却常常有郁郁不得志之感。 当时,晋惠帝司马衷是个智力低下的痴呆皇帝,大权掌握在皇后贾南风手里。贾皇后大树...
据说,春秋时代的大学问家孔子有3000多学生,其中卓有成绩者有72人,聪明好学的颜渊就是其中的一个。 有一天,颜渊走到孔子面前,深深地施了一个大礼,然后问道:先生您小步走的时候,我也小步走;先生您大步走的时候,我也大步走;先生您跑起来的时候,我跟着跑;先生您飞奔的时候,脚步扬起的灰尘遮住了您的踪迹,我跟不上先生您的脚步,只能目瞪...
东晋的时候,陈郡名士殷浩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。他上任不久,就把无锡名士顾悦请去当别驾(刺史助理)。殷浩因长期隐居,对官场公务并不熟悉。他见顾悦才华出众,就把州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由顾悦处理。 这样,顾悦得到了重用。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。由于日夜操劳,心力交瘁,不多久便生出许多白发,脊背也有点驼了。殷浩看了不忍心,就劝他好好休息,但...
传说很久很久以前,黄河里有一个河神,名叫冯夷,人们都尊称他为河伯。他一直生活在黄河中游的孟津(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的黄河渡口)附近。 河伯从来就认为,他所在的黄河是天下最大的河,没有任何一条河的水有它那么多、那么大,因此从未远离过这条河。 秋天来到了,雨水连绵不断,大小河流河水猛涨,全汇集到了黄河里。黄河的水道毕竟有限,...
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他在政治上很有才能,并且足智多谋,善于用兵打仗。 有一年夏天,他带领大队人马绕到敌后去作战。行军途中,经过一个没有水的地方。当时已经到了中午,烈日当空,万里无云,天气非常炎热。将士们身带武器,行进在被太阳晒得龟裂的泥路上,汗水把全身都湿透了,没有水喝,十分难受,不少人还中了暑,行军速度受到...
顾恺之是东晋时人,字长康,小名叫虎头,晋陵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他多才多艺,不但诗赋写得很好,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。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,是当时著名的画家。人们称他为三绝(才绝、画绝、痴绝)。 他年轻的时候,曾经做过大司马(最高军事统帅)桓温的参军。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,桓温主张国家统一,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...
秦朝末年,阳城地方有个年轻的雇农名叫陈胜。他眼见秦朝的统治者暴虐无道,老百姓交重赋,服劳役,筑长城,戍守边境,苦不堪言,心中十分不满。 有一天,陈胜和几个雇工一起在地里干活。休息时,一起坐在田埂上。他们见自己生活得如此劳累,心中都十分怅恨,但又无可奈何。 陈胜叹了口气,过了一会,说:兄弟们,今后假使谁富贵了,不要忘...
春秋时,各诸侯国之间,经过频繁的兼并战争,先后出现了楚、齐、秦、晋、吴、越六个大国。 吴王阖闾野心勃勃,他先是迫不及待地夺取王位,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,当上了吴王,后来又不断地对外发展势力,重用从楚国逃过来的伍子胥治理整顿。在吴国日益强盛之时,吴王命军事家孙武为大将,大举攻打楚国,曾经五战五胜,一度占领过楚国的都城郢,掠夺了楚...
师丹,字仲公,是东汉时琅琊东武人。他具有深博的学识,为人廉正守道,很得皇帝的信任。汉成帝授予他大司空之职,后又封他为高乐侯。 早在汉元帝时,王皇后生有一子,就是后来的汉成帝。傅昭仪也生有一子,因这孩子非常聪明,元帝很是宠爱,封他为定陶共王。这定陶王虽寿命不长,倒留下了儿子;汉成帝在位二十多年,却没有太子。汉成帝死后,就由定陶...
同昌公主是唐懿宗非常宠爱的女儿,但年纪轻轻就生了重病。御医韩宗召、康仲殷等尽心尽力为公主治病,可是良医良药没有能够挽救公主的生命,同昌公主终于病逝了。 唐懿宗痛惜公主早逝,迁怒到医官身上,以用药无效的罪名,将韩宗召、康仲殷及两家族人300余口全部抓入监牢,一时狱中人满为患。 集贤殿大学士、宰相兼刑部侍郎刘瞻深为医...
孔子有两个学生冉有(求)和季(子)路,都在季氏三兄弟家当家臣。当时季氏三兄弟控制了鲁国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大权,国君完全成了傀儡。季氏三兄弟打算侵吞弱小邻邦颛臾。冉有和季路心里不太踏实,就一同去试探孔子的想法。 孔子批评他们说:这件事你们做得不对。颛臾也是先王所封,负责管理东方各民族。它现在并没有什么过错,只不过衰落了,怎...
郭泰是东汉末年的名士,太学生的首领。他一生不愿做官,但在读书人中有着崇高的威望,甚至他的一举一动也成了读书人的楷模。 有一次,郭泰在路上遇到下雨。他没带伞,雨水把他的头巾淋湿了,一只帽角耷拉下来。他满不在乎,以后便戴着这顶一只角高一只角低的头巾。万没想到一般的名士看到他戴着这样一顶头巾,也故意把头巾的一只角压低,还把这种头巾...
古时候,有个名叫朱汗漫的青年。他听说支离益是个世上有名的屠宰能手,便告别妻子儿女,前去寻访他,准备拜他为师,学习屠宰的技术。 他好不容易寻到了支离益的家,提出要拜他为师。支离益见他一片诚心,便欣然收他为徒,并问他说: 你是要学屠牛、屠马的技术呢,还是要学宰猪、杀狗的技术? 朱汗漫想:屠牛、屠马、宰猪...
孔融,是孔子第二十世孙,生活在曹操同一时代。 孔融学富五车,名望很高,性情直爽,说话毫无顾忌,甚至对曹操也时有轻慢。 后来,曹操借口孔融毁谤孙权派来的使者,就把他杀了。 孔融被逮捕时,他的两个儿子正在下棋。当时,全家人慌张失措,他俩却很镇定,仍然下棋。家里人以为他们年小不懂事(大的也才八九岁),就赶紧叫他们逃走。...
晋成帝的时候,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和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,以诛杀辅佐成帝的中书令庚亮为名,率军攻入都城建康,专擅朝政。 在这危急时刻,担任江州刺史的温峤挺身而出,和逃到他那里的庚亮共推纪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,起兵讨伐叛军。由于叛军势众,又挟持了成帝,陶侃接连打了几个败仗。不久,军粮也发生了困难。 由于战争一再失利,陶...
战国时期,六国互相攻伐,征战不断。 一次,秦国在长平大破了赵国军队以后,又派人索取赵国六座城,否则不肯罢休。 赵国一片恐慌,赵王犹豫不决。无奈之下,赵王求助于新从秦国来到赵国的楼缓。 楼缓一开始百般推辞,经赵王一再请求,才先讲述了公甫文伯母亲的故事,用来说明同样一句话,说明人身份不同,效果也完全不同的道理。接着,...
西汉的时候,京都有个名叫王吉的人,他勤奋好学,为人也很正直,经常上书直谏皇上。汉昭帝也曾嘉奖过他。 王吉有个好朋友叫贡禹,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比较大,但友情很深。禹贡在做河南县令时得罪了府官,只好免冠谢罪,并愤然说:官帽摘掉了,难道还能戴上去吗? 宣帝在位时,讨厌王吉直言进谏,于是罢了他的官职。 元帝即位后...
战国时,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生性豪爽,爱交朋友,有门客好几千人,冯谖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。 起初,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只是一个下等的门客,每天吃的只是蔬菜淡饭。冯谖对自己的境遇很不满意。一天,他靠在门柱上,一边弹剑,一边唱道: 长剑呀!我们还是回去吧!在这里吃饭,连鱼也没有。 原来,孟尝君家的门客分成三等,上等门...
唐玄宗开元年间,长安城里有个著名的富豪杨崇义,养了一只红嘴绿羽的鹦鹉。这只鹦鹉生性聪明,能学人说话,因此很讨杨崇义喜欢。 杨崇义腰缠万贯,交游也很广,常常与三五知己到郊外曲江池畔饮酒赏景,甚至十天半月不回家。 有一次,杨崇义外出了近一个月还未回家,妻子刘氏派仆人四处寻找,就是不见踪迹,于是向治理长安东部的万年县报案。...
春秋时,有个诸侯小国名叫隋国(今湖北省北部)。有一天,隋侯外出游玩,来到扶恭河旁的一个小山丘上。他正朝前走着,忽然看到一条一丈多长的大蛇躺在路边,不由吓了一跳。再仔细一看,这条蛇的七寸之处差不多已被砍断。那蛇看着隋侯,眼中露出一种求救的神色,似乎在说:救救我吧!我一定会报答你的! 隋侯非常惊异,他一向信神,认为这条...
战国时候,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。他是齐国人,学问广博,滑稽善辩,常常有一些怪异的举动。 齐宣王要招纳贤士,要淳于髡择优推荐一些。淳于髡一连向齐宣王引荐了七位。 齐宣王看着不耐烦了。他将淳于髡唤到跟前,对他说:我曾听说过,倘若在千里之间求得一位贤士,那么贤士就像并肩而立一样多了;倘若每隔百世就能出一位圣人,那么圣人就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