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成语,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,一般都有出处。有些成语仅从字面即可理解意思,如后来居上、小题大做;而有些却必须知道来源才能明白,如朝三暮四、杯弓蛇影。
事半功倍

春秋战国时期,封建王朝割据,君王们为了扩大势力频频发起战争,烽烟弥满,天下百姓叫苦不迭,渴望安居乐业。

为了促使国泰民安,许多学派纷纷出来宣传自家的学说主张,以示各君主采纳。孔丘的得意传人——孟轲是其中一个。

他积极主张国君应该施行仁政,以“仁”胜天下。他对学生公孙丑说:

“当年,周文王曾以方圆100里的小国为基础,施行仁政取胜于民,为国创立了丰功伟业而蒸蒸日上。可如今,百姓苦于颠沛流离和暴政,抱怨痛不欲生。这是不利于国家的。如果采用‘仁政’,一定能改变现状。譬如齐国,它要比周文王当时天地大得多,要是能像文王那样施行仁政,顺理天下,给予百姓和平安定的环境,一定能解除他们的痛苦,使之勤于耕作,力于创业,欢天喜地为国效劳,不久,国家一定会兴旺发达。这样,齐王只要付出古人一半的代价,却可收到加倍的效果。”

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成语“事半功倍”之出典。它比喻花的力量较小而收到的效益甚大。反之,则为“事倍功半”。

成语出自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上一篇:枕戈待旦
下一篇:奔走相告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