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候,卫献公暴虐无道,引起民怨沸腾,卫国人在大夫孙林父、宁殖的领导下,把卫献公驱逐出境,卫献公只得逃到齐国。
赶走了卫献公后,卫国的公孙剽当了新国君,孙林父、宁殖尽心辅佐他。
这样过了十二年,宁殖对这件事有所反悔。因为赶走国君,毕竟是件大逆不道的事。宁殖病重将死前,对接替他的宁喜说:“赶走献公不是我的本意,可是孙林父态度坚决,我不便阻拦。希望你能接纳献公,让他回来。”宁喜就答应了。
卫献公流亡在齐国十几年,一直密切关注卫国的动向,不忘卷土重来。听说宁殖已死,宁喜当了大夫,卫献公就跑到夷仪(郑国地名),这里离卫国很近,消息灵便。不久,卫献公派人与宁喜接上了头。
但是宁喜对卫献公很了解,此君从不讲信义,一旦接纳他回国,会引起国内人心动荡,人们担心他会报复。为了稳妥,宁喜想了一个两全的办法,要卫献公让胞弟子鲜站出来许诺,保证卫献公回国后不施报复。子鲜在卫国有威信,他说话可以使人消除疑虑。卫献公就央求子鲜代言,子鲜推辞不掉,只好答应。
过了一段时间,宁喜认为时机成熟,就杀了国君公孙剽,让卫献公回国,子鲜也按照宁喜的要求,代卫献公许下诺言。这时,孙林父知道卫献公决不会放过自己,就偷偷逃出卫国。
卫献公回国以后,他的一些谋臣如公孙免余等人不满宁喜的专权,就发动政变,杀了宁喜,这样,卫国又陷入混乱。
宁喜被杀,使卫献公的弟弟子鲜非常气愤,他对卫献公说:“孙林父赶走你,你倒让他逃走;宁喜接纳你回国,你倒把他杀了,奖赏和惩罚无章可依,你的信义在哪里?”
子鲜觉得自己被兄长愚弄了,已无脸面对卫国人,于是就带了妻儿出奔到晋国去,发誓从此决不再踏回卫国一步。
“赏罚无章”,意为奖赏和惩罚无章可依,即指赏罚随心所欲,不适当。
成语出自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