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,大封诸侯王,他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。
当时,这些诸侯王的权力很大。他们在自己的王国中可以征收租赋,铸造货币,任免丞相以下的官吏,以致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。时间长了,他们便和中央朝廷越来越对立,一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王甚至阴谋发生叛乱,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。
刘邦死后,汉文帝和汉景帝相继采取逐步削减诸侯国封地的政策。刘濞等诸侯王对此十分不满,便阴谋发动叛乱,和中央对抗。
当时,刘濞手下有几个重要谋士邹阳、严忌、枚乘都反对叛乱,他们纷纷上书劝阻吴王。枚乘在上书中分析说:
“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千钧重物,下临无底深渊,那再笨的人也知道极其危险。如果一匹马刚受了惊吓再打鼓吓它,前面是万丈深渊,那马也必将坠入深渊。如果线将断而再加坠重物,马受惊而再击鼓吓它,必然是线断了无法再连结上,马坠入深渊而无法救出。这种情势的危急程度,就像是两者的距离极近,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一样。请大王深思。”
但是,吴王刘濞不听忠告,枚乘他们便离开吴王投奔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。
公元前154年,吴王刘濞纠集楚、赵等七国的诸侯王发动叛乱,史称“吴楚七国之乱”。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,仅用三个月时间便平定了叛乱。叛乱诸王有的自杀,有的被杀,吴王刘濞也在逃入东越后被越人所杀。
后来,“间不容发”这一成语,用来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。
成语出自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