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成语,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,一般都有出处。有些成语仅从字面即可理解意思,如后来居上、小题大做;而有些却必须知道来源才能明白,如朝三暮四、杯弓蛇影。
鲁鱼亥豕

我国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以前,最早的书籍都是抄写在竹简上的,由于汉字字数很多,大量的书籍依靠辗转抄写来流传,这必然会产生一种弊病,就是形状相近的字经常容易抄错。

春秋时,孔子的学生子夏准备去晋国。他路过卫国京城时,曾经寄宿在一位官员家里。一天傍晚,他在院子里散步,看见那位官员拿着一册书在高声朗读:

“晋师三豕涉河(晋国的军队有三只猪渡过黄河)。”

熟读过晋国历史的子夏觉得很奇怪,心想:“晋国的军队里怎么会有猪呢?而猪又怎么能够渡过黄河呢?”

于是子夏走上前去,请那位官员把文书借给他看一看。那官员就把一卷书递给子夏。

子夏接过书把上下文细读了一遍,恍然大悟,原来书上记载的是晋国与秦国的一次战争,他立即判断说:“原文应当是‘晋师己亥涉河’(晋国的军队在己亥年渡过黄河)。因为‘三’和‘己’、‘豕’和‘亥’字形相近似而抄错了。”

那位官员听了,开始将信将疑,但一时无法证实子夏的说法是否正确。后来他到晋国去,特地请教了晋国的史官,果然子夏讲得完全正确。

在东晋葛洪所写的《抱扑子》一书中,也对古书中抄错字的情况用民间谚语的形式作了记载。谚语说:“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”意思是说,书籍经过三次传抄,把“鱼”写成了“鲁”,把“虚”写成了“虎”。后来,人们就用“鲁鱼亥豕”表示书籍在传抄和刊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。

成语出自: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

上一篇:筑坛拜将
下一篇:铸成大错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