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聚教训

春秋时,吴、越两国多次交兵。公元前494年,吴王夫差大败越军,把越王勾践及其残兵败将5000人包围于会稽山上。

勾践后悔极了:因为不听范蠡大夫的意见,轻易率师伐吴,结果反而失败。一路逃回,吴军一路追杀。现在,吴军重重包围,自己无计可施。勾践站在山头,望着山下吴军旌旗十万,仰天叹息:

“我的事业就在这里完结了吗?”

文种大夫安慰他:“祸往往可以变福,大王万万不可灰心。”

于是勾践冷静下来,与文种、范蠡共同商定计谋,由文种冒险前往吴军,用珍宝、美女贿赂吴国太宰伯嚭,设法见到吴王。文种向吴王表示,越国愿意投降,当吴国的属国;君臣愿为奴隶,珍宝尽献吴王。否则,将珍宝烧毁,5000人血战到死,那时,吴国也免不了惨重损失。

吴王同意讲和,带了勾践君臣和无数珍宝回到吴国。后来,吴王又看到越国君臣勤勉服役,认为他们不会反抗,就放他们回国了。

越王勾践回国以后,卧薪尝胆,牢记会稽被围的耻辱。君臣一心,尽快恢复实力。文种提出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”的方针,勾践完全赞同。先用十年时间增加人口,聚积财物。国家制定奖励生育的政策,规定男子到了20岁、女子到了17岁不成亲的,其父母就要受到处罚;有两个儿子的,国家养活一个,有三个儿子的,国家养活两个。同时,鼓励农桑,发展农业,使百姓富足,国库充裕。再用十年时间加强战备,训练军队,充实战斗力。

越国军民同心一意,勾践身体力行,亲自参加农业劳动,越国很快就恢复、发展起来了。而吴王夫差却荒废政事,沉湎酒色,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。

终于,越国乘吴王北上不在国内之机,突然袭击吴国,杀死吴国太子。越军训练有素,又多次打败吴国,进而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,越国成了地跨江、淮、浙的东方大国。

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”的方针取得了成功。

“生聚教训”这个成语,用指失败后刻苦积累力量,力求富国强兵之道。

成语出自: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