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的时候,丞相杨敞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。他的儿子杨恽自幼聪颖好学,而且交游很广泛。后来,杨恽踏上仕途,起初被封为郎官、骑郎,常常在宫中处理事务。由于他办事一丝不苟,因而得到皇上的赞赏,被加封为左曹,负责处理百官上书。
公元前66年,大司马霍禹、冠阳侯霍云、乐平侯霍山等人由于失去汉宣帝对他们的信任,意图谋反。杨恽识破了他们的阴谋,并通过侍中金安上报皇帝。霍氏的叛乱被扼杀在摇篮里,杨恽也因此被封为平通侯。
当时在宫中做事的郎官很多,有些人比较富裕,为了谋取好差事,经常贿赂主管的官员,结果导致内廷舞弊成风。杨恽知道后,大为不满,进行了整治:有才能的就向上推荐,没才能的再有钱也一律免退。而他自己却非常廉洁,不收不义之财,连父母的遗产也分给了同族的兄弟。
但是,杨恽自恃才高八斗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,说话毫不避讳,又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,因而得罪了不少人。
一次,高昌侯董忠的车马受惊冲入北掖门。杨恽知道后,就说:“以前曾有车冲到殿前,结果把门撞断了,马也死了,而不久以后昭帝就去世了。如今又发生这种事,该不会是历史要重演了吧?”
又有一次,杨恽听说匈奴单于暴虐无道,被手下所逼,只好自杀,就对人说:“昏君无道,必然灭亡。当初的秦朝如果能任人唯贤,到现在肯定还繁荣昌盛。古今的事情,其实是一丘之貉啊!”
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,这种话是不能说的,幸亏无人揭发,杨恽才平安无事。
公元前55年,宣帝的亲信长乐突然被传讯,怀疑是杨恽告发他,就把杨恽以前说过的犯禁的话告诉宣帝。宣帝闻听,不由龙颜大怒,但考虑到杨恽以前的功绩,不忍加诛,只把他削官为民。
杨恽罢官回家后,认为自己的言行并没有错。于是,他广置田地,交了许多宾客,借以消磨时日。友人孙会宗劝他应该闭门思过,否则将会招来祸患。
杨恽满肚子的怨气正没有地方发泄,听了孙会宗的话,当即写了一封信给孙会宗,信中流露出对朝廷的极度不满。不久,有人向朝廷告发,并查出了这封信。宣帝非常恼火,下令把杨恽处死了。
后来,人们就用“一丘之貉”这个成语,来比喻同属一路货色。
成语出自:《汉书·杨恽传》